为啥呢?当然是因为家庭群总是被长辈们发的土味视频占据,就像这样:对于这种视频,我一般是选择屏蔽,眼不见心不烦,反正长辈们看看视频图个乐,又不会损失什么。谁知道,上周我妈突然告诉我,我姥姥居然被这些“土味视频”给骗了 6000 多块钱,买了一大堆“能治高血压”的保健品……
作为套路编辑部的卧底小能手,扒了无数灰产,结果自己的家人却被骗了,这哪能忍!于是我马上跑去深扒了一下这些土味视频,结果发现,它们藏着复杂、暴利的产业链:搞黄色、卖保健品、刷广告、卖号……土味视频们想要骗人,第一步肯定是先吸引中老年人的观看。它们的手段非常简单粗暴,核心思想是“怎么显眼怎么来”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各种“土味”,最常用的手段大概有以下几种:很多内容毒鸡汤正常的小视频,分享出去都会变成一个打色情擦边球的封面,以此吸引人点击。比如这两个看着很黄暴的小视频,里面的内容分别是女卡车手和女乒乓选手的英勇事迹:这部分基本都是眼花缭乱的古早特效,以各路保佑、灵异、祝福为主,也是最辣眼的一种。比如这个观音菩萨 + 土地爷站在铁轨上的天赐福气豪华套餐,转出去马上远离车祸:
还有各种花里胡哨的大家好、幸福平安、思念等主题,太辣眼我就不放了:

看完这些,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:能不能给我整点阳间的东西……这种视频往往以美国、前苏联为主角,搞一些看似“历史秘辛”,或者“最新内幕”的内容,诱导老年人进行转发:“中国今日正式向美宣战”
“中国南海上的导弹铺天盖地!”
每到各种节日、节气、纪念日,很多人的家庭群都会被这种五彩斑斓的祝福轰炸:没有节日,就传递一下大家最关心的“疫情最新消息”:当然,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,什么土味歌曲、搞笑视频、健康常识(往往是伪科学),在这里就不过多举例了。讲真,看了海量土味视频之后,我都有点精神恍惚了……不过,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视频的“土”就小瞧它们,毕竟人家背后的产业链可是“暴利”级别的。土味视频们变现方式多得很,包括但不限于黄色小说、视频,引流诈骗,还有“正经”的广告收入……随便点开一个家庭群里的土味视频,就能看到视频页面上超大的引流文案“搜索公众号 XXX ”:按照视频上的引导,我在搜索栏搜到了 7 个包含关键词的公众号,随便点开一个,猝不及防弹出一大堆黄色内容……仔细看一下你就会发现,这些不可描述小视频是需要按条付费观看的,价格在 9 - 15 元不等:这种网站我们之前在
这里就扒过,属于“典型的诱导 APP ”,让你不断付费但永远只能看个片头,是赤裸裸的割韭菜。还有一些公众号比较谨慎,为了防止封号,用几个号层层套娃,最后引流到了一个付费小说平台:我本来以为,这些搞黄色小说根本吓不到“身经百战”的我,但我随机点开一个页面的时候,发现骗子永远能突破我的认知极限:第 1 章 :目睹自己被火化……
害,原来这小说不光是搞黄色,还专门按照中老年人最喜欢的灵异口味定制了一下……另外,骗子们还会用「频繁改名」来规避微信审查,不少号的名称记录都很精彩:微信在公众号灰产这方面查的相当严,疯狂换马甲都是为了避免封号、降低捞钱成本。除了搞黄色,公众号们还会用“进内部群知道更多内幕”、“免费看搞笑视频”这种噱头,把中老年用户们都引到一个群里。这些群是干什么的呢?基本都是卖保健品的。比如下面这个:进群后,会有一个“医生”在不停发一些养生、保健的内容。同时,群里还有一位助理“小陈”,不停吆喝着刘医生可以帮大家“免费看病”,但是需要添加小陈的微信。为了让骗子们相信我是一位精准用户,我特意把微信名改成了“清风明月”,换了个山水头像,才加了这位小陈。
首先,骗子们会打造真实“场景”,减少用户警惕。比如,小陈在询问了我的年龄、性别、身体的问题后,告诉我刘医生很忙,但是可以帮我加急:接下来,小陈“帮刘医生转达”了七八个问题,基本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:是不是经常有失眠、心悸?
是不是感觉体力在明显下滑?
是不是感觉食欲有些减退?
……
我一一回答后,刘医生表示“我”有癌症风险,并告诉我需要吃他们售价 2999 元的“排毒胶囊”。在介绍产品这块,骗子使用的话术非常有年代感,什么「排毒、滋补、软化血管」,全是年轻人不屑一顾,但是中老年人最喜欢的词:能治类风湿、尿频尿急、肾结石等各种疾病,还能软化血管、处理血栓
富含红花提取物、松花粉、胶原蛋白肽
比如,我在另外一个群里遇上的堪称玄学的“量子磁场理疗项链” ,售价 1299 元:能防辐射、改善睡眠,还能“改善人体微磁场”;
现在打折只要 799 就能买到,还送理疗磁石、刮痧板
当我表示自己不会用微信转账的时候,骗子很热心的表示“可以指导”,甚至还企图跟我语音通话……他们卖的所谓“量子磁场理疗项链” 项链,在 1688 上的同款批发价只要 10 块钱,价格直接翻了 80 倍,这么卖还不如直接去抢吧??骗点钱也就算了,更可气的是,这些骗子还抓住了很多老年人「不舍得去医院看病」的心理,言之凿凿地告诉我“比去医院看病便宜多了”:告诉有血栓的老人不用去医院,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感呢?谋财就算了,还想害命?除了做诈骗的“私域流量”,这些群其实还有另外的用途——就算骗子以后“金盆洗手”了,这种全是中老年用户的公众号和群,还可以卖给其他需要下沉市场的人,最后再捞一笔,完美诠释“物尽其用”。除了引流诈骗和割韭菜的小黄片,这些土味视频还可以走「官方途径」捞金 —— 腾讯的“流量主分成”。就以最常见、最廉价的 banner广告为例,就是下面这种出现在视频页面里的:根据腾讯的官方数据,banner 页广告每千次展示的收益在 8 元上下。以下面这条 3 天前发布的视频为例,假如这条视频下面的人气是真的,那么仅这条发布 3 天视频的底部广告,就能赚 112 元左右:我们保守估计一下,每天只发 3 条新视频(实际远远不止),那每个月也有 90 条,都按照上面的收益来算,每月至少也有 1w+ 的 banner 广告收入。而且,做这些视频的公司绝对是有多个号在同时运作的,比如下图的公司就轻松被我找到了 7 个类似号:也就是说,这个团队的这些矩阵号,每个月光是 banner 广告的收入就有 7w+ ,这还不包括千条 50+ 元的激励广告、插屏广告,还能对广告收入进行 50% 的流量分成……而且,在扒的过程中,我还发现,那些名字、头像都很相似的小程序,来自同一地点的不同公司:也就是说,一个团队很可能不止一家公司,“马甲”也可能有几十上百个;这样算的话,感觉一个月光是流量主收入就要上百万了……说了这么多,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,现在的互联网环境,对于老人、孩子来说,实在是太不友好了。